记得我十岁那年暑假,母亲正在家里翻晒床铺,扔出来一本残破不全的破书。破书没有书皮,纸张泛黄,外边数页折卷着,损坏得不成样子。
我把书拿回来,刚读两天,姑妈带着表哥来我家串门。我取表哥玩得欢快,就拿出那本亲爱的书来炫耀。
表叔问我,包的都雅不?我说都雅。他说,那就让我再看两天呗!我无话可说,只好走了。过了两天我再去,表叔说还没看完呢,不给。
孙猴出生避世的第一章节,我还没有读完。村里的一个异姓表叔,过我家大门口,见我正在读一本厚书,问看啥书?就随手夺了过去。他随手一翻,说声借给我看看,就拿走了。
日月如梭,斗转星移。长大,经济后,喜好读书的我,即打算连续采办中国四大名著。我买的第一本书是《红楼梦》,第二本就是《西纪行》。填补了少年未能读全孙大圣的胡想。
所以,表叔拿走我的书,我虽心里不肯,也没什么法子。但我生怕亲爱的书传丢了,次日,就跑到表叔家里想把书要回来。表叔正正在读,并且我发觉表叔把破损的册页进行了粘贴整合,外边用牛皮纸包了书皮,看着像一本新书似的。
我捧着这本破损的《西纪行》,不由揪心扯肺。不只可惜书的残破不全,里边良多生僻字,也让我望而却步。才上小学三年级的我,虽然对这本书爱不释手,却读得磕磕绊绊,博古通今。
我拾起来弹弹尘埃,发觉前边破损的几页,有似书的素描丹青,顿感乐趣。我小心展开,细心一看,是“孙悟空大闹天宫”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”等丹青。正好到《目次》的处所,纸张才无缺起来。
正在没有电视,没有声响的时代,我们山村里的孩子,除了上学取玩耍,就是静下心来听白叟讲故事。相关“金猴奋起千钧棒”的故事,是我的最爱,早把孙悟空当做豪杰偶像,铭刻于心。
我三天两端去表叔家要书,也记不清跑了几趟。最初一次去,表叔不正在家,我看见书正在桌上放着,给他家里人打声招待,拿起来就跑。
那时候,正在我们山村里,有钱买书的人很少。若是谁有一本好书,碰见的人都想借去读。碍于人情,又不得不借。我借给你,你借给他,有的转一圈会回到从家手里,有的书传着传着就传丢了。
立马两眼放光,表哥给我说了一堆好话,就承诺了。接过去就不罢休了,要借走拿回家里去看。吃饭时也正在看。表哥见是《西纪行》,我欠好意义他,